由不同牧者分享神的話語帶給我們的提醒,為各位的心靈加加油、打打氣﹗
![]() |
心靈補給站:虛擬的福音 |
文:樓恩德牧師 | |
經文: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。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「道」。(彼前1:25) 我們相信耶穌是今在、昔在、永在的主;神的「道」是永存的;太初有道,道與神同在,道就是神;耶穌是神,「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。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『道』。」(彼前1:25) 我們所傳的福音,是見證耶穌,祂的降生、受死、已經是歷史,我們不能只用人性的頭腦理解和情緒感受來接受,必須要藉著聖靈所賜的信心用心靈、感恩來接受,也包括神用大能,使耶穌已死的身體,復活並超越時空活到永遠,而且在特選門徒眼前升天。根據聖經的記載,這些救贖恩典都已經是歷史,已經發生了的事實,我們只能用感恩的心來接受。而全備的福音的最後一項是主耶穌基督的再來,是關於未來的事,主耶穌基督的再來,現今尚未成就,但主耶穌已經應許。 ‘…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,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,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哪裏去,我在哪裏,叫你們也在哪裏.’(約14:2-3) 活著的人要有豐盛,和有盼望的人生,在救恩上對已經發生的事(歷史),只有感恩和讚美;對尚未發生和必會發生神的應許,蒙恩得神喜悅的人亦只有用聖靈所賜的信心來相信、忍耐、盼望等候。聽信耶穌得永生,要不然是完全接受,便是半信半疑;若只用人性來接受一部份;對神的應許,小信或不信,全備的福音,便成為那人的虛擬福音,沒有全「道」的確信,便易受迷惑。例如:面額很大,‘「冥通銀行」印製的紙幣,沒有人想接受,或送給活人;但仿真度極高的偽鈔紙幣,會使人半信半疑接受及使用,使人有機會身繫囹圄。 我們所傳永恆的福音,包括耶穌復活、升天、再來。若不確信耶穌基督已經全然復活,升天,還要再來使我們也復活,永遠與主在一起。若接受福音不是真實全備的,那便會是虛擬的-‘信一些和接受一部份或大部份’,但是有些不信也不接受尚未成就的,看不見的及尚未成就的應許,好像昔日或今日大部份以色列人知道有耶穌,甚至昔日與他一同生活,見過,受過神蹟,但不接受他是基督,衪是復活的主,不信祂已經永活,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已經掌握在祂手中,掌管萬有,祂正在再來的途上,。 「就在一霎時,眨眼之間, 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。因號筒要響,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,我們也要改變。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,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。」(林前15:52-53)「祂要按着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,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,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。」(腓3:21) 「然而,叫耶穌從死裏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裏,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裏復活的,也必藉着住在你們心裏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。」(羅8:11) 這些經文,若沒有聖靈的引導,不但不容易明白,讀的人也不會相信。你所信的福音,是全備的還是虛擬的? 黑夜已深,白晝將近! 你當預備,迎見恩主! 那要來的,必要再來! 謹慎自守,警醒禱告!
|
|
心靈補給站:憐恤(憫) |
文:樓恩德牧師 | |
經文: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 (太5:7) 我們信耶穌得永生,也希望人生有主耶穌的「恩惠」和祂的「憐恤」! 「遮掩自己罪過的,必得亨通;承認離棄罪過的,必蒙憐恤。」(箴28:13) 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 (太5:7) 「因為那不憐憫人的,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;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。」(雅2:13)感謝神!神的「恩典」賜給我們本來不能得的永生和各樣美善的恩賜。 神的‘憐憫’使我們沒有受到神公義審判下我們應有和付不起的懲罰。 耶穌基督不但是我們的救主,祂也是我們的大祭司,現今衪活着是神與我們中間的中保。 「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、來到施恩的寶座前、為要得憐恤、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。」(來4:16)因此我們常常在神面前,因着祂話語的照明,被聖靈感動, 「認罪」使我們能暢通到神的面前,蒙恩惠得我們不配得「兒子的名份」。然而,我們仍然活在世上,仍有試探和迷惑,甚至會跌倒失敗,好像昔日跟隨耶穌的門徒一樣。我們在神公義的審判下,神若究察罪孽我們誰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?祂的憐憫,不但昔日在十字架上,除去我們的刑責,今日也在我們認罪之際,照他的應許,赦免我們的罪;他日,在最終的審判,若沒有神的憐憫我們亦勝不了那審判(來2:13) 能真正蒙憐恤的人: 1/須承認及「離棄」罪過,有認罪若沒有「離棄」罪過,能蒙憐恤嗎? 2/我們要蒙神憐恤的人,是否也要憐恤人,成為蒙憐恤得福的人? 可見,蒙恩惠得憐恤,得神的恩典和蒙神的憐憫,也不是心想事成,輕而易舉,仍要我們用聖靈所賜的信心、謙卑、順服遵行祂的話。在教訓、督責、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…神的話…(提後3:16)才能亨通和得憐恤。
|
![]() ![]() |
心靈補給站:見字禱告5 -願人尊祢名為聖(下) |
文:陳明泉牧師 | |
經文:願你的國降臨。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、如同行在天上。(馬太福音 6:10) 耶穌基督教導神國的子民向神禱告,祈願神的名為聖。自有永有的神,祂本為神聖,人的禱告不會加增或減少上帝的神聖,為何耶穌要如此教導百姓禱告?馬太福音的上下文告訴我們,原來很多人 (包括當時的宗教領袖),他們雖將上帝掛在口唇邊,但耶穌說:「我從來不認識你們,你們這些作惡的人,離開我去吧!」(馬太福音7:21-23)諷刺地,在一個極度宗教化的猶太人社會,這些人竟不認識上帝,上帝更不認他們為子民。 既說「願」神的名為聖,其實是禱告者眼前所見的社會及世界,並非過著神聖的生活,承如羅馬書所講: 「…他們雖然知道神,卻不當作神榮耀他,也不感謝祂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。」(羅馬書 1:21)世上很多人即使知道世上有一位上帝,卻過著褻瀆及無神的人生。世界的價值觀及罪惡衝擊著神國子民,偶有不慎者,便會被絆倒、隨波逐流。 筆者認識一位年輕時曾參與教會的專業人士,當他進入了職場之後,眼見眾多不義的事,同時,亦不齒很多基督徒的壞見證,在極度失望及忿怒中,斷言不再相信神。他更聲稱既然世界如此不義,何不追逐更多名利!當筆者邀請他再回教會時,他卻激動地指出若果真的有神,為何世上仍存在這些種種不義!對於這位朋友的詰問,除了沈默,我已找不著更好的應對,因為我相信任何的解釋對他來說都是廉價的。待他冷靜一會之後,筆者跟他說:在你看所見的罪惡,作為牧者的我都看到,我們都是活在同一個世界裡,但我與你的不同之處是:我選擇以「信」取代忿怒,以「愛」取代麻木,以「盼望」取代冷嘲熱諷的絕望。我知道你會以為我是傻瓜,甚至認為與我話不投機,然而,聖經已告訴我們,今天我們沒法經歷完全的公義,唯有在新天新地的日子,神聖才會完全實現。 耶穌教導我們禱告:「願祢的名為聖…」其實就是以信心的眼晴看當下不盡完美的世界,我們相信上帝並沒有缺席,每次祈願神的國來臨,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的時候,我們都提醒自己不落在絕望及困苦之中,當然我們更深信神會介入這個不信的世代,彰顯衪的大能與恩典。 在一個荒誕又不信的世代,我們依然禱告著:「願祢的名為聖…」! |
![]() |
心靈補給站:根基/作為 |
文:樓恩德牧師 | |
經文:「根基若毁壞,義人還能做什麼呢?」(詩11:3)什麼是我們信仰的根基?誰是義人? ‘罪人’因信而被稱為‘義人’,這信的根基是耶穌基督,是神的話語,道的顯明,真理的彰顯,完備永恆的福音。助人信基督的話、接受耶穌耶穌為救主,也因信稱義。 根基是耶穌、是唯一的路、是不變真理、是永遠的生命,是唯一的救恩、是獨一的真神,這是肯定不變的根基,是要人絕對、完全、單純、信靠接受。 這全備的救恩,我們不能懷疑耶穌的降生、耶穌的受難、耶穌的復活、耶穌的升天和耶穌基督的再來。 在聖經譯本及註釋中,有解釋這一節經文為-究竟那義人做了什麼,使這根基毀壞?如經上記載,耶和華要毁滅所多瑪罪惡之城,神仍然憐憫義人羅得和他的家人,何以蒙拯救的只有羅得一人(彼後2:7)? 更可怕的是我們在救贖恩典的根基上,若只是按個人理和喜好部份相信接受,例如:耶穌降生、耶穌受死、在理性和感受上都可以接受,但神使耶穌完全復活,到今天這復活的身體,我們未能看得見但我們仍然相信耶穌不是僅僅精神復活,而是完全復活,這榮耀永遠的身體,在祂升天之際消失在門徒們的眼前(徒1:11)。耶穌基督現今的存在,比我們的身體更真實、更永遠,祂還要再來!這可思議嗎?可信嗎?可愛慕嗎?(提後4:8) 福音,若不傳耶穌已經復活,升天、還要再來,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的,所信的也是枉然、徒然,因為我們仍在罪裡(林前15:12-19)。 若基督沒有復活,我們怎會復活?(羅8:11) 對全備福音、只‘部份’相信的人,那人信仰的根基便是‘殘缺不全’,就算被稱為「義」人,且看跟隨耶穌三年的猶大,每天活在神蹟中,包圍在恩言中,既得同僚信任,屢經恩主提醒,仍然按己意而行,結果如何? 愛心行動可以換來一些自我良好感覺,或有些作為被人讚賞;但在厚賜百物,全知、全在、全能造物主的面前,人只能用信心回應神全備的救恩才能得到神的喜悅(來11:6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