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不同牧者分享神的話語帶給我們的提醒,為各位的心靈加加油、打打氣﹗

2023-5-25soul station 心靈補給站:讚美\喜悅
文:樓恩德牧師

 

常常用心誦讀詩篇,可以操練我們用信心禱告,

由「申索」到「感恩」,

由「自求」到「代求」,

由「祈求」到「讃美」。

成為‘耶和華所‘喜悅’敬畏祂的人、仰望祂慈愛的人。’(詩147:11

尤記得在中學年代,被強制背誦成語及詩詞,以助表達言詞。

我們屬靈生命的學習及成長過程中,我們需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及在聖靈裏禱告,成為信靠順服的人,也是神所喜悅的人。

詩篇由第一篇開始教導我們活在世上的人,要小心謹慎我們的舉止言行心,在耳濡目染世風日下,在看得見的迷惑之下,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和其中的世俗文化,要喜愛的是耶和華的律例、典章和吩咐,這樣才可以,遠離惡事成為神所喜悅的人。

詩篇145後稱為‘哈利路亞詩’要人‘讃美耶和華’。不少祈禱的人說,哪有那麼多的事要感恩和讚美?因為我們只看我們所需要的,忽略了神的全知、全在和全能和祂一切的恩惠。

在人生歷煉中,稍作認真思考,不難發覺,神愛世人,但祂更喜悅認識祂、信靠祂、敬畏祂、順服祂、讚美祂和仰望祂慈愛的人。

在每天親近神的禱告中,不妨用心誦讀詩篇,助你的禱告更明白神旨意,更多讚美,在聖靈裏禱告,更蒙應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3-2-9soul station10-12-20-心靈補給站康復路踏實走每一步-2

心靈補給站:所造之物/祂的工作
文:樓恩德牧師

 

經文:自從造天地以來,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雖是眼不能見,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,叫人無可推諉。(1:20

我們原是祂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,為要叫我們行善,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。(弗2:10

人生過程有‘’‘’‘’‘’‘’‘’‘’’’‘‘‘’‘’‘’,既來又去,究竟是出生’‘入死還是出死‘’入生

對曾聽見福音又想接受的人,是否可以如願出死入生得永生?耶穌說: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、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、就有永生、不至於定罪、是已經出死入生了。(約5:24)出的人,是要聽從耶穌的話,神的道,又信耶穌是神所差來成就祂救贖恩典的基督。

人是被造的,神把靈、永生放在人的裡面(傳3:11)(創2:7),可惜人濫用自由,私欲使人的自我任意莽為,不欲受命於創造者,想與神平等、甚至逆令凌駕創造萬物的主宰之上,不信也不服於神的話語吩咐。

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從罪來的,於是死就臨到眾人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。‘(5:12)我們想能出死入生、得着永生、必須看不見的神,被造的宇宙在眼前,耶穌曾生活在地上的歷史,使我們的不再是無知的迷信,而是確實的信,服於祂的大能和權柄,人生中的謙卑認罪悔改是重生必經之道,自以為思想上可以想得過,行為上極力做到人看為好,那未必能符合創造者的公義要求,被稱為義人。

人不但是神所創造之物(人),在神奇異作為中,因祂救贖的恩典和作為,使我們因信被稱為義的人,成為他救恩奇妙的作為,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,亦讓我們在生活、職場上參與宣揚見證這福音的大能,成為祂工作的一部份,在基督裏行善(合宜的事),用信心來到祂面前,成為合乎祂心意行祂所喜悅的事。

我們信是神所創造的,是被造的人;

我們信是神所喜悅的,是祂的工作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3-2-23soul station10-12-20-心靈補給站康復路踏實走每一步-2 心靈補給站:反璞歸回
文:車品豪牧師

 

經文:創世記 3:19

 

今日,大家的心景怎樣 ? 隨著本港疫情逐漸放緩,政府已解封大部份的防疫限制,似乎再度重現新的曙光。究竟大家怎樣展望未來的願景,是否依然抱著懷疑的態度呢

適逢大齋期,讓我們一起深切反省和懺悔,檢視信仰生命,祈盼更新的改變。當遇上現實生活的衝擊、考驗、爭扎和挑戰,如何能讓上主轉化我們的心態、信心和方向,用全新的角度去看世界和生命,特別不再是自己掌管,而是讓上帝掌管我們的心,要依靠上帝超過靠自己。

最重要的,上主之憐憫與慈愛是永不會改變;讓我們在大齋期, 面對屬靈生命的曠野,這不是一個欠缺的地方,反而是一個盛載恩典之處。若留意舊約時代,在曠野,是上帝與祂的子民立約的地方。此外,在以色列民救贖歷史中,由出圾及後,經過曠野之旅,最終進入應許地,深刻體驗上帝信實的眷顧和供應,如在曠野期間,有雲柱和火柱,有嗎哪和鵪鶉等經典的奧蹟。

在大齋期四十日,邀請主內肢體重新檢視當下生活,促進培育和裝備生命,邁向茁壯成長。特別,在生活處境,充滿誘惑,衝擊,爭扎,壓力和挑戰時,影響人離開正路,易迷失,走其他的路,不同的方向。讓我們反省和懺悔,明白在苦困中能夠克勝。正如詩人大衛的心聲,對上帝的認識和信任(参閱詩25:1-10),深知人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。當全然信上帝,作出正確的選擇,走在正確當行的路上!同時,於大齋首日,塗抹聖灰,提醒我們反思自己的生命出於塵土,一切都將會化為灰燼,生命如灰燼般脆弱和短暫,也終於歸回塵土。主內肢體彼此激勵,在動盪的陰霾下,以信仰重新察看自己的生命,靈命更新,生活回歸基督(參閱創3:19)

祈求滿有恩慈與聖善的上主,沛降恩澤,特別在我們生命客觀的限制和苦難,幸蒙天父的憐憫、耶穌基督的眷愛與聖靈的護祐,察驗創造的奇妙和奧蹟!

懇求眷念,垂顧我們的困擾和肢體的軟弱,滋潤心田,加添能力和信心,仰望上主豐盛救贖之憐愛!阿們

 

 

 

10-12-20-心靈補給站康復路踏實走每一步-22022-9-22 soul station 心靈補給站:見字禱告5 -願人尊祢名為聖()
文:陳明泉牧師

 

經文:願你的國降臨。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、如同行在天上(馬太福音 6:10)

耶穌基督教導神國的子民向神禱告,祈願神的名為聖。自有永有的神,祂本為神聖,人的禱告不會加增或減少上帝的神聖,為何耶穌要如此教導百姓禱告?馬太福音的上下文告訴我們,原來很多人 (包括當時的宗教領袖),他們雖將上帝掛在口唇邊,但耶穌說:「我從來不認識你們,你們這些作惡的人,離開我去吧!」(馬太福音7:21-23)諷刺地,在一個極度宗教化的猶太人社會,這些人竟不認識上帝,上帝更不認他們為子民。

既說「願」神的名為聖,其實是禱告者眼前所見的社會及世界,並非過著神聖的生活,承如羅馬書所講: 「…他們雖然知道神,卻不當作神榮耀他,也不感謝祂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。」(羅馬書 1:21)世上很多人即使知道世上有一位上帝,卻過著褻瀆及無神的人生。世界的價值觀及罪惡衝擊著神國子民,偶有不慎者,便會被絆倒、隨波逐流。

筆者認識一位年輕時曾參與教會的專業人士,當他進入了職場之後,眼見眾多不義的事,同時,亦不齒很多基督徒的壞見證,在極度失望及忿怒中,斷言不再相信神。他更聲稱既然世界如此不義,何不追逐更多名利!當筆者邀請他再回教會時,他卻激動地指出若果真的有神,為何世上仍存在這些種種不義!對於這位朋友的詰問,除了沈默,我已找不著更好的應對,因為我相信任何的解釋對他來說都是廉價的。待他冷靜一會之後,筆者跟他說:在你看所見的罪惡,作為牧者的我都看到,我們都是活在同一個世界裡,但我與你的不同之處是:我選擇以「信」取代忿怒,以「愛」取代麻木,以「盼望」取代冷嘲熱諷的絕望。我知道你會以為我是傻瓜,甚至認為與我話不投機,然而,聖經已告訴我們,今天我們沒法經歷完全的公義,唯有在新天新地的日子,神聖才會完全實現。

耶穌教導我們禱告:「願祢的名為聖…」其實就是以信心的眼晴看當下不盡完美的世界,我們相信上帝並沒有缺席,每次祈願神的國來臨,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的時候,我們都提醒自己不落在絕望及困苦之中,當然我們更深信神會介入這個不信的世代,彰顯衪的大能與恩典。

在一個荒誕又不信的世代,我們依然禱告著:「願祢的名為聖…」!

2022-9-28soul station 心靈補給站:見字禱告 6 - 恩典的味道
文:陳明泉牧師


經文: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...(馬太福音6:11)

兒時很喜歡吃脆皮冰條,因為家境不太富裕。在熱天時,當長輩買了冰條回家,我們幾個孩子就急不及待地品嚐。猶記得在熱天,冰條逐漸溶化,但又希望慢慢細味,弄得全身都沾了功克力--煞是狼狽! 即使是餘下來的木棒,也要品味一番,直至長輩勸說:「呵呵﹗你吃冰條吃得真要命,下次再買給你吧!」聽罷,我們才捨得將木棒掉進垃圾桶,並期待著下一次的來臨。

冰條給我的味道,不僅舌頭感受到巧克力與牛奶混合起來的冰冷的味道,更是貧窮孩子因著等待及期盼而吃得到的滋味。有時,我們所吃食物,味道不僅是來自物質,還有箇中的回憶及期盼。

從這個角度來理解,耶穌的教導就有更深遠的意思:

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...(馬太福音6:11)

耶穌教導百姓不要為吃什麼,喝什麼,穿什麼而憂慮 (馬太福音6:31-32),所以飲與食的物質,不是禱告的重點,那麼日用的飲食,所指的是什麼? 「日用的」此字原文為一合併字,原文的本來意思已失傳了,但若按字面拆開,解經家認為是指「明天的」。那麼,「明天的食物」又是什麼? 按馬太福音的上文下理,食物(原文作: 麪包) 所指的是上帝的話語及神的拯救,有釋經學家建議,此字句應作: 明天的靈糧。

耶穌教導禱告的重點: 在於我們一直領受上帝的恩惠,即或眼前有挑戰及困難,但我們懷著期盼,祈求上帝顯明衪的心意,讓我們知道人生的方向。坊間有句話說得好: 憂慮是透支未來的痛苦,盼望是預支日後的快樂! 當我們每次懷著感恩的心用餐時,謹記上帝已我們的未來預備恩典,即或是粗茶淡飯,也會吃得笑逐顏開!